人名趣谈
相对欧美严格的取名制度,中国人的取名方法就灵活多了。中国人往往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名字上,而且名字还常常反映了历史的变迁,社会的发展以及政治背景。如果把有典型特征的中国人名汇集一下,足可以从中获得不少感性资料。
先从乳名说起。大多受到父母或祖父母钟爱的孩子,都会有一个乳名。其中"宝宝"、"贝贝"、"小乖"、"毛毛" 之类相当普遍。
再说学名。旧时儿童一上学,就应有个正式学名了。学名的名堂相当多,有人用房屋的结构名称给男孩取名,望其成材,于是先后育出了"成梁"、"成栋"、"成柱"等兄弟。
在大陆,人们给女孩取名字,以往总喜欢选用"淑"、"贤"、"贞"、"莲"等字。到了五十年代末"大跃进",中国政府决心在几年之内在经济上超过英国、美国等发达国家。从"超英","超美","跃进"等名字中,不用问人们马上就知道这些人出生的年代。六十年代,文化大革命的强劲东风又把"卫东","文革"等吹得家喻户晓。
当然也有许多名字与政治和社会发展无关。大部分中国人希望自己孩子的名字不仅念起来好听,含义好,而且又不会与他人名字重复。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受到了良好的教育,多数家庭又只有一个孩子,所有父母都希望他们"宝贝"的名字最动听。同时孩子的名字又从另一方面反映了父母的知识水平,所以很多父母都在起名的"竞赛"中拼搏。
随着社会的发展,人们已不再受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,在追求个性的同时,也希望自己的名字独具一格。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文字的丰富含义,使中国人名显得多姿多采。
。